按理说,年龄愈大的人所知愈多,年龄与知识的增长应成正比才是。而事实却是别样,正因为“知”得多了,才知道还有更多的“不知”和“未知”。
有一些话是经常挂在嘴边的,但人们未必真知其深意。如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、“学而后知不足”之类的警语,古往今来谁都在引用。不仅用以警戒自己,而且用来训示他人。引用得太滥太广了,甚至变成了陈词滥调。这些话,表面上谁都懂,无非是讲“人生有涯而知无涯”、“学无止境”这些道理。但引者自引,而对其间所蕴涵的非常痛切的人生经验,却是少有深究的。
这些话题,我在过去也是不“深究”的。只是某一日、某一场合忽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,反过来咀嚼上面那些话,越咀嚼越觉得有味、切实,竟像是自己的“新发现”、并由自己“总结”出来似的——我把这些被人们背得滚瓜烂熟的“古训”,竟然当成了自己的“创造”,这当然是很可笑的。但这种感受确实是非常真实的。
前些时在一个和青年学者的聚会上,我曾说,“年龄大了,越来越不自信”。我指的不是人生阅历和对事物的判断力,而指的是自己的知识——深感自己所知有限,这种感觉几乎是与年龄的增长成反比的。这话的前提是,在自己年轻时候曾经“自信”过。谁又没有过年幼轻狂的时候呢?我在上大学的时候,就和同学们一起“拔”过我的老师的“资产阶级”的“白旗”,而且口出狂言要写出一本“超越前人”的文学史来。现在想起来还会脸红。
面对浩瀚无边的学问之海,我真的是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贫瘠与匮乏了。我仿佛是置身于空茫的宇宙空间,我们可以知道地球和月球,我们知道太阳系就已经很困难了。可是,太阳系外面还有“太阳系”,我们又知道些什么?而银河系外边呢?那大到无边无际的空茫的永恒,只会让人迷惑——学海无涯,知无涯,这感觉,大概是到了年龄越大才越真切。
少年狂狷,青年自负,中年为些微成绩暗中得意。中年以后情况大变(可能有人并不),但在我,是变得越来越不“自信”了。在很多场合我是怯于言谈的。这倒不是我变得世故了,或是我信奉“言多必失”、“沉默是金”之类的格言了。我真的是感到了自己的缺知、少知、甚至无知。我无数次不礼貌地拒绝记者的电话采访,原因不为别的,不是因为自己的思维变得迟钝了,只是觉得这种即席答问的方式有点失之轻率——我有多大的把握能在这种访答中不会发生差错?谨小慎微不是我的性格,我只是由于觉察到自己所知的有限,以此约束自己而已。
按理说,年龄愈大的人所知愈多,年龄与知识的增长应成正比才是。而事实却是别样,正因为“知”得多了,才知道还有更多的“不知”和“未知”。这样,就出现前面说到的“反比”现象,就出现应当“自信”年龄的“不自信”。人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,人的知识也是不断积累的。面对更多的年轻后生,作为长者理应自信方是,而事实却正相反,这真是个悖论。